个人名片:周雅洁,经济与管理学部2020级会计(专科)3班学生,2022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获奖情况:校级“模范共青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青年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连续两年获得专业素质优秀生一等奖学金和德育素质优秀生一等奖学金。
自入学以来,周雅洁一直严于律己,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成为品学兼优、综合素质过硬的多元化人才道路上不断前进。周雅洁始终坚信:“好运藏在努力里”。课堂上,她始终保持端正、认真、谦虚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在课外,她也坚持到图书馆自主学习,钻研难题,并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比赛。在2021-2022学年中,她专业成绩均在90分以上,专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成绩均排名第一,获得专业德育双一等奖学金;此外,她还考取了初级会计资格证书、职场英语资格证书、涉外会计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等;作为团支书的她,还带领班集体在学部及学校获得了多项荣誉,她也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模范共青团干”等。“大学里必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是学业,可以是个人经验等等。大学是提升自我的最佳阶段,我们要利用这个时间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考取相关证书,参加课外竞赛,丰富自己。”周雅洁说道。
除了学习,周雅洁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中。2020年10月,她加入学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21年9月担任服务队队长。她曾多次与志愿者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如,2021年12月在学校“湖北省世界经济学会、湖北省美国经济学会”工作年度会议中,作为志愿小组长为现场志愿者组织安排工作,2022年10月担任学部核酸志愿者负责人,带领学部志愿者维护核酸采样秩序等等。周雅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以超强的责任心、超高的执行力多次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在她看来,参加志愿服务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胆量,扩大社交范围,提升自己做事能力,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收获温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谈及此,周雅洁分享了一段令她难忘的经历。在今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周雅洁与“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班”—第二期“英才领航班”的其他同学去到了七里坪镇八一村,那是一个新建的村子,与传统村子不同,这里大多数是独居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的到来让老人们很开心,周雅洁从中了解到了村子的发展情况和老人们的生活状态。当她们在给一个独居老人测血糖采血时,由于老人血容量不足,指尖无法提取血液,这让她一下子想到了她的外婆。她外婆生病以后身体越来越瘦弱,医生抽血化验的时候也采不出血,这让她很心酸。
周雅洁对志愿服务一直抱着极大的热情,这与她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她的爷爷从小就带着她准点收看新闻联播,观看保家卫国的影视剧,给她讲述爱国英雄的故事,向她灌输关心国家和社会的思想。她的姑妈常年在党群服务中心工作,和她讲了不少社区里的故事,也常常带她服务社区。这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心系群众的种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她带来了很大影响。周雅洁是武汉本地人,那年她正值高三,全城进入封控状态。她所在的社区有很多独居老人,不会网上购物,家里储备的东西也不多。作为党员,周雅洁的姑妈挺身而出,主动做社区志愿者,将家里的米和油送到老人家中,并安抚老人情绪,还为社区捐赠爱心菜等等。除此之外,周雅洁的姑妈在住院观察期间还在住院部门口帮助护士检查健康码,一来二去,医院的护士们都认识了她,并热情夸赞。在武汉封城期间,周雅洁看到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纷纷驰援武汉,其中不乏00后。大家众志成城,争分夺秒抗击疫情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周雅洁。“如果不是正值高三,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去当志愿者!”每每想到此,周雅洁便深感遗憾。
周雅洁立志要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她十八岁这天,周雅洁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协议,来作为自己的第一份成年礼物。“走后也带不走,不如留给那些没看过世界的人,希望活下去的人。如果能让他们带来生的希望,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她看来,人体器官捐献并不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谨为生命。”她说。除此之外,她还想在十八岁时完成一次无偿献血。但由于学业繁忙,这个目标在上大学之后才实现。
上大学后,除了完成学业,周雅洁一直关注着志愿服务。两年来,她报名了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超过100小时。她很喜欢鲁迅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她说,希望尽自己的一份能力,说不定在某一刻能照亮某个小小的角落。
就是这样,周雅洁一直遵从着自己的内心,掌握着属于自己的节奏,无畏而勇敢,赤诚且坚定。(记者吴冬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