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乐娱场5555199vip

学院要闻

【学子风采】付艳秋:从军营到校园 她诠释了“文武兼备”
发布时间:2024-10-28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820

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柯晓悦)她在“杨根思连”服役八年,入伍期间,她曾担任连队里副班长,肩负带领新兵训练的重任,且多次荣获褒奖,荣获“优秀士兵”称号,她便是我校2024级经济与管理学部会计2班的付艳秋。

“越危险的地方,越需要挺身而出”,她说,2016年,南海事件的爆发,犹如一把烈火,点燃了 自己那颗炽热的入伍之心。她积极响应征兵号召,投身军旅。

2022年8月2日,时任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罗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付艳秋所在部队被分配到沙漠地区。他们驻守在沙漠之中,一片空旷无垠的沙地,一张单薄的床单便成了安睡的床铺;几根纤细的竹棍,一个简易的沙坑,就构成了他们的厕所。在那酷热难耐的环境里,甚至连续半个月都无法沐浴,周遭蚊虫成群,毒蛇也时常出没。初来乍到的付艳秋,被虫子叮咬得彻夜难眠,对这全新的恶劣环境极不适应。然而,时光流转,渐渐的,习以为常取代了最初的惊恐与不适。

无论是艰苦卓绝的训练,还是险象环生的任务,付艳秋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当特战队选拔的机会来临,众人皆对特战队望而生畏,只因特战队的训练堪称极度艰苦。可她却毫无惧色,主动请缨,坚定地迈向那个令旁人望而却步的地方。回想往昔那一天三次的高强度训练,付艳秋感慨道:“那真可谓是刻骨铭心。”在海边训练时,气温将近 40 摄氏度,她顶着炎炎烈日,汗水如雨般洒落,脖子和手臂被骄阳晒到蜕皮,形成了鲜明的“分界线”。格斗擒拿、攀爬训练、维和部队演训、三公里长跑、曲臂悬垂、仰卧起坐……这位看似文弱的女子,动作标准规范,每一个项目都不曾落下,考核结果全部合格。曾经那双纤细柔嫩的芊芊玉手,在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逐渐改变了模样,如今已被磨出厚茧。她说:“军队对我的生活影响很大,它塑造了我坚韧的品质,如果做一件事能持续下去,那其他任何方面也不会很差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

2024 年 5 月 27 日,“杨根思连”荣膺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这一至高殊荣,全社会都被号召向他们学习,付艳秋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那一抹军绿,承载着使命与担当。当付艳秋决定入伍的那一刻,家人始终是她最大的牵挂。刚入伍时,付艳秋的母亲虽红了眼眶,却也温柔地鼓励道:“在部队好好锻炼,不要挂念家里,我们等你荣耀归来。”即使想家也不能回,因为她知道,自己站立的地方是祖国的防线,身后是万家灯火的安宁。她把对家的思念深深埋在心底,用坚毅的目光凝视着远方,守护着每一个思念中的归处。

在入伍期间,付艳秋只回了六次家,她说:“习惯了就好,我和战友们相互鼓励,缓解对亲人的思念。”短短一句话的背后透露着的是她无数次的坚持。思念时不时涌上心头,可她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

退伍后,付艳秋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从军旅到校园,她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保持着军队里良好的生活作息和纪律习惯。“从前在部队是为了祖国,现在退役也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我想要的人生。”付艳秋表示,入伍期间,她走遍大半个中国,出过数不清的任务,曾在32147部队、71262部队 、32148部队、32150部队、71622部队训练。冬天晨起,为了抵御严寒,付艳秋会在操场上跑个十圈八圈,让自己暖起来。负重十几、二十公斤跑步也早已是家常便饭。训练场上,她挥洒着汗水,哪怕疲惫不堪,也绝不言弃。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付艳秋同时不忘学习各种技能,在部队里拿到了公共营养师、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如今来到大学校园,付艳秋相信保持学习,是一个人一生都应该坚持的事。每次上课,她都习惯提前半小时到教室。在学习上,付艳秋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每日要及时温习之前学的内容,跟上课堂的进度。不停地学习占据了她校园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她知道,现在的自己就像一名新兵,希望在知识的战场上重新出发。

“选择当兵,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付艳秋说,曾经一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回归校园,风采依旧。付艳秋用行动诠释着军人的精神永不落幕。她的故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我们终会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最好的自己相遇,不负时光,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