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乐娱场5555199vip

学院要闻

【青春的榜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潘若珊: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发布时间:2025-01-03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898

个人名片:我校城建学部2021级城乡规划2班潘若珊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

获奖情况:2021-2022年沙乐娱场5555199vip城建学部“用爱筑梦 生命接力”演讲比赛三等奖;2021年12月第28届湖北省翻译大赛笔译(非专业英语B组)初赛三等奖;2021联合国系统峰会青年志愿行动知识答题获一等奖;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2022-2023年沙乐娱场5555199vip“优秀学生干部”;2022-2023年沙乐娱场5555199vip城建学部“百生讲坛”三等奖;2022-2023年度沙乐娱场5555199vip城建学部“防电诈”情景剧大赛一等奖;2023年沙乐娱场5555199vip“第三期青马班党章知识竞赛”一等奖;2023年沙乐娱场5555199vip“第三期青马班歌咏比赛”二等奖;2023年11月武汉光谷马拉松志愿者证书;2023年第三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竞赛一等奖;2024年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竞赛二等奖;2023年香港青年设计奖(YDA)暨香港青年美术设计大赛优秀奖;2023年第三届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优秀奖;2024年第四届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优秀奖;2024年第四届ICAD国际当代青年美术设计大赛铜奖;2023–2024湖北省艺术节合唱团体赛二等奖。

 

初心如磐,信仰为灯

潘若珊自大一就怀揣着入党的梦想。这一梦想不仅源于她个人的追求,更深受家庭影响。她的父亲常带她游历红色革命基地和伟人故居,在游玩中传授知识,并时刻叮嘱她要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积极为国贡献。2023年,潘若珊有幸入选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英才领航班。暑假期间,她参与了三下乡活动,通过实地调研与老人交流,亲眼目睹了乡村存在的问题。当时,她深感遗憾,因自己尚不能为乡村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巧合的是,她的城乡规划专业经常需要深入乡村调研,与老人打交道。在调研中,常有老人误以为她们是大学生村官,拉着她们诉说村里的困扰,期盼得到解决。这些经历让潘若珊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深入基层、为乡村解决问题的决心,她渴望以所学助力乡村振兴,为社会做出真正贡献。成为党员,对她而言,意味着能向党组织更靠近一步,像千千万万的党员同志那样,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终于,在今年,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奉献之花,绽放青春

潘若珊的志愿之路起步于学部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落雁英才”班。疫情期间,学校每日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她清晨六点便投身准备工作。起初看似轻松的任务,实则需要高度的细心与认真,不容丝毫差错,从人员排查到棉签供应,再到维持场馆秩序,她都全力以赴。尽管那天疲惫不堪,但内心却异常充实与快乐,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真正意义。此后,武汉光谷马拉松志愿者、党员下寝室、冻雨天气寒假社区铲雪、大学生返家乡活动、基层红色宣讲活动等,都留下了她忙碌而坚定的身影。其中,党员下寝室活动尤为深刻。城建学部书记费晓亮在活动开始前便强调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他大学时期的类似经历。起初,面对陌生的学弟学妹和未知的交流状况,她内心忐忑,但通过建立QQ群及时反馈情况并与辅导员沟通改进,逐渐与学弟学妹们建立了信任与友谊。潘若珊耐心倾听他们的学习困扰与生活烦恼,换位思考,给予安慰与建议,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项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更成为她自我成长与完善的宝贵契机。

班级担当,引领成长

自小学至高中,潘若珊一直担任班长职务,这份经历不仅锻炼了她的管理能力,更让她深刻理解了班长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当踏入大学校园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竞选班长,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继续发光发热。大一刚开学,面对彼此陌生的同学和缺乏活力的班级氛围,依依并没有退缩。她积极与辅导员沟通,利用团日活动时间策划了一系列活动,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那晚,歌声、笑声、掌声交织在一起,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从此,班级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每次活动都能看到同学们积极参与的身影。对于学弟学妹们潘若珊表示作为班干部,最重要的是沟通。要明白同学们需要什么,了解班级问题所在。有的同学可能内向不善表达,这时我们可以主动与他们交流,收集意见和建议。同时,人要不断自我反省,回顾自己的工作是否到位,并定期与同学们沟通以改进工作。再者,要有耐心,积极帮助同学们解决问题,即使事情复杂困难,也不能放弃。要耐心倾听每一个人的诉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前排听课,勤记笔记

为了保持成绩,从大一入学起,潘若珊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上课都坐在第一排。她认为,这样的位置能让她更加专注地听课,紧跟老师的思路。同时,她还会为每个科目准备一个笔记本,随时记录老师强调的重点和难点。潘若珊说:“要想保持好成绩,多与老师交流探讨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我们专业,设计课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设计需要不断推敲和完善方案,而如何呈现一个优秀的方案,离不开与老师的积极探讨。因此,每当我有了初步的设计思路,都会主动向老师展示,并虚心接受他们的改进意见。我们的老师都非常耐心和专业,不仅愿意花时间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还会主动关心那些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给予他们一步步的指导。”潘若珊也是一个喜欢不懂就问的人。在学习上,只要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就会主动去找老师寻求帮助。此外,她还非常重视课后的复盘和巩固。课余时间,潘若珊会经常去图书馆,回顾和梳理每个星期学习的内容,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如果发现有记得不太清楚的地方,会再次翻开课本多读几遍。

熬夜奋战,只为追求完美

在众多比赛经历着,有一次比赛经历让潘若珊印象深刻。时,临近期末考试,潘若珊决定先完成考试在全身心投入比赛。然而,当开始准备比赛时,距离比赛截止只有三天了。面对紧迫的时间,潘若珊立即与老师讨论初步方案,并投入紧张的修改和完善工作中。从音频剪辑到海报制作,潘若珊亲历亲为力求做到最好。那三个晚上,潘若珊几乎每天都熬到凌晨四五点,反复修改了不下五十多遍。当时正值寒冬,因为熬夜制作海报,潘若珊不慎受凉发起了高烧。指导老师多次劝潘若珊休息,但潘若珊坚持认为既然开始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潘若珊顺利完成了比赛作品。这次经历让潘若珊更加坚定了追求完美的信念。

对于学弟学妹们潘若珊建议:首先作为年轻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大学四年期间,只要是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就要努力去实现,敢于拼搏,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去想结果,要去享受奋斗的过程。其次就是一定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青年大学生要以己之所学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多与老师请教,多和同学们探讨。最后呢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学期间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多看看世界,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课本能学到的东西固然多,亲身实践更为重要。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未来,潘若珊会选择选调生或者学校的西部计划。她表示:“我还年轻,要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助力基建设,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高级记者 蔡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