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乐娱场5555199vip

学院要闻

【学子风采】笔试专业第一 张致轩成功上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03
发作者:本站
发浏览次数: 31

新闻网讯(记者 刘芷萱)近日,城建学部传来好消息,2021级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张致轩成功上岸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他用努力与坚持在考研这场“战役”中收获了胜利的果实。

 

“高中时看到学长学姐求职难,就意识到学历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谈及考研初心,张致轩回忆道。高考后,他与家人深入分析环境工程行业现状,发现气象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对专业深度要求极高,本科知识难以满足长远发展需求,由此坚定了考研决心。大一起,他便着手夯实专业基础,同时关注目标院校动态,逐步明确考研方向。

在目标院校选择上,张致轩经历了三次关键筛选:最初考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但因该校英语单科线较高,结合自身英语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率先排除;随后考量武汉工程大学,却发现其环境工程专业上届仅招生 3 人,风险过大而放弃;最终,他通过分析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气象与大气领域的学科优势,以及该校与自己 “从事气象相关工作” 的职业规划高度契合,锁定其为目标院校。“选择不是盲目冲刺,而是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他总结道,三次择校的过程,既是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也是对目标院校的深度调研。

确定目标后,张致轩开启高效备考模式。上半年,张致轩开启了规律且紧凑的复习节奏。每天清晨6点,当校园还笼罩在静谧之中,他已准时起床,开始背诵英语单词,用朗朗书声唤醒大脑。课堂之外,图书馆成为他的主战场,他充分利用课间、午休等碎片化时间,专注于巩固各科基础知识,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养分。

到了下半年,考研进入冲刺阶段,张致轩及时调整了作息,将时间规划为早八到晚九,全身心地投入到高强度复习中。在专业课学习上,他尤其注重方法创新。为了攻克简答题和论述题,他尝试借助AI工具辅助学习:“AI生成的答案逻辑非常清晰,会把知识点拆解成几个关键部分,帮助我更好地记忆和输出。”这种“人机结合”的学习方式,让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也为后期答题搭建了清晰的逻辑框架。

然而,备考之路充满荆棘。9月底,在完成三轮专业课背诵后,张致轩遭遇了巨大瓶颈。那些原本滚瓜烂熟的知识点,一到答题时,他却怎么也无法用准确的专业术语表述出来。“明明知识点都记熟了,但就是无法用准确的专业术语答题,这种无力感让我连续三天都陷入焦虑。”他回忆道,当时看着试卷上的题目,脑海中明明有思路,笔下却难以流畅书写,这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让他陷入深深的无力与焦虑之中,连续三天都被负面情绪所笼罩。起初,他尝试强迫自己继续学习,但越是着急,越难以突破困境。最终,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硬撑下去,果断选择停下学习的脚步,回到宿舍,蒙头大睡了一下午。“好好休息了一场,心态反而平静了许多。后来我意识到,备考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张弛有度,适当休息才能缓解紧绷的神经,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这场休息不仅缓解了身体的疲惫,更让他紧绷的心态逐渐恢复平静。重新审视备考过程后,他带着这样的感悟重新出发,学习效率也随之显著提升,逐步走出了备考困境。

 

张致轩在初试中便展现出强劲实力,专业课136分一举斩获第一名。并未沉浸在短暂的胜利里自我满足,而是迅速调整状态,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地推进,全身心投入到复试准备中。他心里明白,复试是通向研究生生涯的关键门槛,容不得半分松懈。

张致轩捧着复试大纲反复琢磨,每一个考核点都像解数学题一样细细拆解。他专门准备了个笔记本,把每个考点可能涉及的知识、拓展内容都一一记录,遇到模糊的地方就查资料、翻课本,确保自己对复试内容吃得透、想得深。凭借这股钻研劲儿,他在复试笔试中斩获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虑到复试面试中英语口语很重要,他立刻行动起来,借助“豆包”AI工具人机高效练口语。通过反复和AI模拟对话,他不仅英语发音和表达能力提高了,还慢慢克服了面对镜头时的紧张,自信心也明显增强了。

 

张致轩回顾自己的考研路,很有感触。从最开始复习到复试,他曾熬夜找资料,也找学长老师讨教专业课和面试技巧。他想对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说:“考研就像长跑,得清楚自己的情况,合理评估实力,把考上研究生当作坚定目标。做选择时,多问问学长学姐和老师,他们的经验很有用,不管是复习时的迷茫还是复试技巧,都能帮到你们。另外,要清楚自己的优缺点,勇敢克服不足,这是成功的关键。考研路虽难,但只要有坚定信念,制定科学计划,一直坚持,就能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张致轩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决心、规划和坚持是考研成功的三大法宝。他希望每个学弟学妹都能在考研路上勇往直前,最后收获属于自己的喜悦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