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信息工程学部副教授,主讲《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等课程,荣获2014年、2016年省优论文指导教师,主持省厅级教科研课题7项,参与多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若干项,先后荣获“三育人积极分子”“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荣誉称号。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类学科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面向对象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能够独立编写一些主要用来处理逻辑的小程序,同时也为后续的高级开发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李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将学科前沿和实践紧密结合,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的过程中,李庆充分分析学生的学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把控教学案例的难易程度,做到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当下的热点技术,结合企业的应用,设计教学内容,以保证所授内容能够符合专业领域发展的趋势,力争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信息化、智能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必须紧跟专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应用,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前提,不断更新实践课程内容和目标。“既专又博”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李庆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我,掌握、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技术。通过不断参与教科研项目,不断追求科学理论知识与技术的进步,与教学相辅相成,提升教学水平。
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
李庆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在教学中以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为前提制订课程目标。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往往基于开发项目的工作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李庆打破课程内容的人为划分,将各部分内容融合,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实施,完成课程教学内容。以能力和素质提升为依据,合理进行学生学习效果评估。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实验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教学过程。教学中以项目为引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深度挖掘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后,能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成果。
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为例,教学中,将程序设计语言与数据库设计结合起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首先发布基于 C/S 的 Winform 项目(如仓库管理系统等),项目要求学生完成 Windows 程序设计及数据库设计。理论课程的讲授围绕项目内容来进行,详细讲解项目中应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论课程完成后将数据库课程设计和面向对向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整合为一个课程设计,让学生完成整个系统的建设。这样学生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学会编写一个小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了明确的教学成果,通过对成果的评价来完成课程的学习评价。
围绕项目内容,李庆充分提炼项目中的应用到的各种技术,分析整理后形成案例。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将案例融入到各个章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将所学及时的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程序设计能力的根本是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往往要通过学习别人的思维方法来达到。李庆在讲解课程案例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学生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将一个复杂的过程进行简化,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这一个一个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的思维方式,同时配合实践内容将这些新的思维方式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去。
创新教学手段,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李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者的差异性,为适应学生学习的个性需要,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成果、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各教学模式的特色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践内容整合项目教学、个案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建设智慧课堂和互联网教学平台,使用多元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可以泛在学习,拓展学习空间。
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便捷获取信息和资源的特性来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移动学习的习惯,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李庆老师关注的重点,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向老师提出在课程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李庆老师总是能够及时回应并给出解决方案。通过与学生不断的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不断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丰富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除了理论教学外,李庆也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第二堂活动,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将所学到的各种知识进行转化,充分体现产出教学的特点,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达到最终的能力培养目标。通过专业化的比赛准备,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又可以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李庆老师先后带领四组学生完成了四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了平台。同时,以校外科技竞赛带动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通过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赛事,已有数十位同学获得了国家级及省级奖项,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协作、逻辑推理、职业技能等创新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