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梁宇鸣 阮佳莉)金秋十月桂花香,扶贫情深溢四方。每年的10月17日为“扶贫日”,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10月25日,我院城建学部教工第一党支部将老师编制的《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美丽乡村概念性规划文本》送到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村委会,教工第一党支部对寨湾村的帮扶工作走出了第一步。
图 1教工一支部刘秋新老师带队调研寨湾村
寨湾村属蛮河源头,地处南漳、保康交界处。距长坪高速出口8分钟车程,距黄堡集镇18公里车程,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近年来,寨湾村依托国家好政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原本闭塞的小山村打造成小有名气的美丽乡村,各种设施配置也达到了较好水平。寨湾村于2017年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2018年入选“湖北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项目”,2019年入选“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教工一支部接到配合学院帮扶工作的任务后,立刻组织开展调查研讨工作,制定帮扶策略,提出落实方案。提出现阶段具体工作有两项,一是与寨湾村合作打造写生实习基地,为乡村旅游引流注入活力;二是编制美丽乡村规划文本,为寨湾村未来发展提供扎实依据。远期目标是结合城建学部专业特色,做好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工作,将部分科研成果运用在寨湾村。
9月6日,我院城建学部教工第一党支部的6名教师带领2022级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及2022级园林工程与技术专业共计155名学生走进寨湾村,开展脱贫帮扶实践活动及专业实习,学生们用画笔描绘乡村美丽,用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为寨湾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此次活动为寨湾村带去了约8万元左右的收入。村支部书记王乐彬高兴地说:“感谢城市学院城建学部的大力支持,有了你们做后盾,我可以发动更多村民开展民宿建设工作,今后民宿规模一定会更大,条件也会更好。”
图 2学生写生 描绘美丽乡村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为了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社会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扩展由高校课程向社会实践全方位思政育人的边界,教工一支部老师在写生实践中加入了村民访谈调研任务,学生们住农家,吃农饭,听民心,助农事,全方位深入了解村民们的生活状况,对生活的需求,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图 4老师布置调研工作内容
图 3学生在村民家中访谈
通过积极调研,师生了解了寨湾村的这几年在扶贫工作方面成果显著。公路建设与桥梁建设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在政府的帮扶下,寨湾村建造了许多的基站,并且帮助村民牵网线,实现了互联网走进了家家户户,改善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家乐、打工、种地、种黄桃树所得,其中种黄桃的收入较为可观。但是,村内依然还有部分问题亟待解决,如公共厕所设置不合理,医疗卫生诊所缺乏,娱乐设施不足等。调研让学生们了解了寨湾村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产业分布、生态建设、乡风治理等情况,同时广泛收集村民们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困难与疑虑,为寨湾村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教师们编制寨湾村振兴计划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们发现村里有一些五保户、孤寡老人或留守老人。“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之下,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从吃不上百米白面到现在村里每月会送来一些油米。她们由衷地感念党恩,感谢祖国。但她们有的儿女长期外出打工,有的是孤身一人行动不便,有的还身有残疾......这些场景让学生们感慨万千,不少学生积极献爱心,自发为他们买米买面、买油买蛋。这些行为充分展示了城建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充分展示了教工第一党支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立德树人”的好成果。
图 5学生慰问孤寡老人
小小山村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但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外界更好沟通和联系。在来到这里之后,教工一支部的老师们广开思路,利用“互联网+”的便利,鼓励学生们用独特的视角搜寻小山村之美,记录并发布到主流自媒体平台上,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并走进原生态的寨湾村,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招商引流。学生们积极性很高,纷纷参与,最后在寨湾村村委会的帮助下,组织了一场名为“蛮河源·相思寨湾”的短视频大赛。寨湾村村委会也立刻将这些好的视频发布在了主流视频媒体上。村支部书记王乐彬说:“我们都不懂这些宣传渠道,还是年轻人头脑灵活,你们觉得好,我们就配合,让更多的人看到寨湾。”
图 6助寨湾村建立宣传媒体账号 宣传寨湾美景美食
回到学校后,老师们收集整理好前期调研的各种资料,开展行美丽乡村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主要思路是依托地理区位优势,按照原实用性村庄规划要求,村庄以环境整治为根本,将寨湾村打造成为具有山林特色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驿站。提出了“一村一品”建设、“山水景观格局规划”“基于园艺疗法的民宿改造”“乡村旅游特色餐饮经营”“建设用地布局优化”“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等建设方案,并基于双碳经济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在这份方案里提出了使用五联供技术、烟杆处理(生物质能源)等节能减排措施,将支部教师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践,以自己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为支撑,以科技支农助农,赋能乡村振兴。
图 7邓芳老师的寨湾烟杆基质植物培育试验
第一步的工作已经完成,也打开了良好的局面,通过开创“校村+”“消费帮扶+”“旅游+”等模式,达到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产业升级、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教工一支部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结合自身优势和专业特色,全力投入对寨湾村的结对帮扶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寨湾村支部书记王乐彬说:“只要有我院党委,城建学部党总支和教工一支部的老师们帮助,我们有信心,寨湾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