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 潜梦婷)我校机电学部任课老师童小琴,本科毕业于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因为不满足于此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后毅然选择辞职,投身于高等教育事业,至今已从教9年。
精准就业指导,助力学生职业规划
童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人。她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就业情况,当知道学生找工作不顺利时,她尽自己的能力积极为学生推荐工作。凭借自己5年的工作经验,在遇到不错的学生时,会主动推荐给之前的同事公司。“我曾遇到一位在PLC领域表现出色的学生,通过与他交流和他设计的项目,发现他在PLC方面有浓厚兴趣,于是就推荐他到PLC实验室。”童老师说。在她的帮助下,该学生通过参与多个项目实践,最终成功就业。“很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受到童老师就业指导帮助的一个学生说道。
科研与教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相融
童老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厅级项目、院级重点项目以及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北大核心论文2篇,EI索引论文1篇,且多次在校外学科竞获得奖项赛。值得一提的是,她在指导学生参与各类专业比赛时,不仅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更在心理上给予鼓励与安抚,帮助学生克服难关,提升自信。2022年,她指导的一名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荣获省级三等奖;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获得省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篇,院级优秀论文论文4篇。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锻炼了沟通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童老师更是别具一格。由于她教授的是电气与PLC控制、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大都是偏理论知识,学生们容易感到枯燥和难懂。于是她便巧妙地将自己之前工作中有关电气设计和电气设备调试方面的内容融入课堂。通过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比如讲到行程开关,她会先让学生想一想哪些家用电器会用到这个,想不出来会给提示,如果想出来会让学生画一下控制原理图,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个器件的工作原理。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除此之外,她还会讲自己工作期间碰到的失误,以及自己接的国外项目,来给学生讲解国外的电压标准与我国的不同之处,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让学生知道不同国家的人工作态度与方式不同,信任感不同,要学会沟通交流。
心灵导师,关怀学生成长
在童老师看来,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关心学生的成长。“现在社会发展快,学生们处于一个信息发达与内卷严重的时代,很多学生会有压力,迷茫,而这个时候,他们身边其实是非常需要一个能理解,支持与鼓励的人出现。”童老师说道。当学生因迷茫而找到她时,她总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给予他们情绪上的安抚和个性化的指导。她常说:“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帮别人撑把伞。”这份对学生深切的关怀,获得了学生的喜欢与尊敬,让她成为了许多学生信赖的朋友和导师。
对于未来,童老师有着清晰的规划。她希望能够通过进修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便更好地回馈学校、帮助学生。“我希望学生们能禁得住诱惑,沉下心,找到属于自己的路。”童老师寄语道,“多出去看看,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