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杨淼清)在微观经济学课堂上,金岚彬老师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消费现象相结合,为经济与管理学部人力1班学生们呈现了一堂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课程。
铃声响起,课程开始。金岚彬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家在餐馆享受过免费续杯的服务吗?”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大家的反应后,金岚彬老师并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在学习通上发布了一个话题讨论,让大家集思广益:为什么有些餐厅可以免费续杯?话题一经发布,便打破了课堂的宁静,在手机上发表意见还不够,甚至课堂内展开了热烈讨论。
有的同学在论坛下回答道:“可以提高餐馆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有的同学则认为:“能够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增加潜在消费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该班班长提出了更具洞察力的观点:"这种营销策略可能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弱点,通过提供额外利益来削弱其理性判断能力。"这一观点引发了全场的会心笑声。
面对学生的热烈讨论,金岚彬老师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价格歧视'。具体而言,企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与支付意愿,对同一商品或服务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在免费续杯的案例中,支付意愿较强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饮料,而价格敏感型消费者仍可按照基础价格购买。这种定价策略有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金岚彬老师的详细阐释,学生们对"价格歧视"这一经济学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部分学生表示:"以往认为免费续杯是消费者获益,如今方知这是商家的营销策略。"对此,金岚彬老师进一步解释道:"餐饮机构提供免费续杯服务并非出于单纯的利他动机,而是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目标客户群。当消费者认为某家餐饮机构性价比较高时,实际上已经落入了商家的营销策略之中。"
金岚彬老师的讲解绘声绘色,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意犹未尽地离开了教室。金岚彬老师这节课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微观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经济学课堂。